Sometimes-Always-Never-movie

導演:Carl Hunter  編劇:Frank Cottrell Boyce  

主  演:Bill NighySam RileyAlice LoweJenny AgutterTim McInnerny
國  別:英國

類  型:劇情
片  長:91分鐘
臺灣上映:20191018

  在臺灣的電影市場中,觀眾對於西洋片或其他外語片的興趣仍然大於國片,尤其外片中語言以英文為主的仍佔多數。雖然我們仍然可以在不同作品中看到英國演員的演出,但在臺灣播放由英國導演執導且在英國取景的電影實為少數,加上自己喜歡英式發音的英文,因此前往戲院觀賞《寂寞裁縫師》。

   我認為《寂寞裁縫師》是一部需要透過重複觀賞與思考才能品嘗其中韻味的電影。如同著重臺灣在地文化呈現或語文的電影,在進入國際電影市場時由於各國存在文化的差異而有所難度,《寂寞裁縫師》片中以拼字遊戲Scrabble貫穿整部影片。我認為在臺灣(或是其他亞洲國家)的觀眾對於該拼字遊戲規則未必清楚,甚至不一定熟悉英語這個語言,因此可能有難以融入劇情的情況。

   在假設觀眾們可理解英國人喜歡玩「文字遊戲」的幽默,以及對Scrabble的規則有一定的認知下,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細膩的作品,例如:Scrabble遊戲中,字母Z只會出現一次,而劇中主角Alan卻以此做為玩笑指稱拼出JAZZ這個單字可以獲得很高的分數;此外Alan在造訪小兒子家一段時日後,因線上拼字遊戲玩家的拼字手法與失蹤的大兒子如出一轍,為了一窺究竟對方的真面目、同時內心仍期盼找回大兒子,於是便悄然離家,在路程中亦使用遊戲的實體字卡Z置於Alan所駕駛的車頭蓋上,促使他繼續抱持希望……   

   除了利用字母Z巧妙地連結前後劇情,導演亦使用不同的單字,例如itineraryinconvenienthope等字穿插於劇情中,並作詞性與詞意解釋,這些穿插的字詞解釋在乍看之下並未來得及反應過來它們的用意,以為只是呼應Scrabble遊戲而出現,隨著劇情的發展才發現導演是利用它們做為劇情轉折的手法,超喜歡如此的安排。

  雖然中英文片名皆與裁縫(西裝有關),劇情中卻無太多關於裁縫的故事,而是著重於家庭與親情的表達,但我認為以裁縫為出發點卻也是這個故事美麗的地方。英文片名SometimesAlwaysNever在劇中為Alan為孫子量身訂做西裝時特別的叮嚀,又像是在訴說我們在情感表達上的矛盾,例如愛情裡有時需要浪漫或驚喜、總是需要經營與關心、從來不猜疑忌妒,也很適用於與至親的相處過程。

   另外一點我個人很喜歡、並且也與裁縫相關聯的部分,便是片尾出現的Alan的標籤機:它是Alan用來列印各種字詞並貼在各個物品上的工具,除了表現出身為裁縫師必須嚴謹而一絲不苟的個性,與英文片名SometimesAlwaysNever一樣呼應著Scrabble拼字遊戲的概念,也串起了他對大兒子的思念之情與小兒子在最後一刻對他表露無遺的關心…… 


寂寞拍賣師 Sometimes, Always, Never 中文預告

 

圖片來源:https://teaser-trailer.com/movie/triple-word-score/

arrow
arrow

    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